芍药苷通过降低 IL6 水平和调节 PARKIN 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来改善 BiPN。
摘要来源:Drug Des Devel Ther。 2022 年;16:2241-2259。 Epub 2022 年 7 月 13 日。PMID:35860525
摘要作者:孙润杰、刘江、于曼雅、夏梦婷、张彦宇、孙晓琪、徐云生、崔星
文章所属单位:孙润杰 p>摘要:
背景:硼替佐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BiPN)是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芍药苷对BiPN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MM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芍药苷对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的机制。构建 BiPN 的细胞和动物模型,通过测量细胞活力和线粒体质量并用 MitoTracker Green 标记线粒体来评估线粒体功能。通过行为测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评估、苏木精-伊红 (HE) 染色、电子显微镜和活性氧 (ROS) 水平分析来评估 BiPN 小鼠的神经损伤。采用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 (IHC) 评估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在 MM 患者中、IL6水平与PN程度呈正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芍药苷通过改变炎症水平和线粒体自噬来改善 PN。芍药苷可增加 PC12 细胞活力和线粒体自噬水平,减轻线粒体损伤,并降低 IL6 水平。此外,芍药苷有效改善BiPN小鼠的行为,减轻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增加坐骨神经细胞中LC3II/I、beclin-1、Parkin的表达,增加神经中LC3B、Parkin的表达
结论:本研究证实,芍药苷可显着改善硼替佐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PN),可能是通过减少IL6 水平调节 PARKIN 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