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在小鼠模型中口服益生菌改善化疗引起的肠粘膜炎。

摘要来源:

PLoS One。 2015;10(9):e0138746。 Epub 2015 年 9 月 25 日。PMID:26406888

摘要作者:

Chun-Yan Yeung、Wai-Tao Chan、Chun-Bin Jiang、Mei-Lien Cheng、Chia-Yuan Liu、Szu-Wen Chang、Jen-Shiu Jiang Chiau、Hung -Chang Lee

文章归属:

Chun-Yan Yeung

摘要:

背景和目标:肠粘膜炎是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中经常遇到的副作用。没有完善的或最新的治疗策略可用。为了研究缓解粘膜炎的新方法,我们研究了其效果益生菌补充剂改善小鼠模型中 5-FU 诱导的肠粘膜炎的安全性和安全性。

方法:七十二每天给小鼠腹腔注射盐水或5-氟尿嘧啶(5-FU)。小鼠口服每日生理盐水、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 (Lcr35) 或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 (LaBi) 益生菌悬浮液。评估腹泻评分、促炎细胞因子血清水平、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以及组织总RNA。对血液、肝脏和脾脏组织样本进行易位评估。

结果:5-FU 组出现明显腹泻但口服 Lcr35 和 LaBi 后减弱。腹泻评分分别从 2.64 显着下降至 1.45 和 0.80(P<0.001)。 5-FU 组的小鼠具有显着更高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TNF-α:234.80 vs. 29.10,P<0.001,IL-6:25.13 vs. 7.43,P<0.001,IFN-γ:22.07 vs. 17.06,P = 0.137)。服用益生菌后观察到空肠绒毛损伤的修复。我们还发现 5-FU 治疗后肠粘膜炎组织中 TNF-α、IL-1β 和 IL-6 mRNA 表达上调(TNF-α:4.35 vs. 1.18,IL-1β:2.29 vs. 1.07,IL- 6:1.49 vs. 1.02)并且益生菌治疗抑制了这种上调(P<0.05)。本研究未发现细菌易位。

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口服益生菌 Lcr35 和LaBi 可以改善小鼠模型中化疗引起的肠粘膜炎。这表明益生菌可能作为未来预防或治疗化疗引起的粘膜炎的替代治疗策略。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