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白藜芦醇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右心室肥厚。

摘要来源: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0 年 2 月;37(2):150-5。 Epub 2009 年 6 月 29 日。PMID:19566840

摘要作者:

杨丹丽、张海刚、徐亚丽、高云华、杨小娇、郝雪勤、李晓辉

文章所属单位:

中国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学系药物研究所。

摘要:

1.白藜芦醇 (RSV) 是红酒中的一种多酚,在体外表现出心脏保护作用,例如在大鼠新生心肌细胞培养物中抑制血管紧张素 II 或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以及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 RSV 对野百合碱 (MCT) 诱导的右心室收缩的保护作用。大鼠 ar (RV) 肥大。 2. 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单次注射 MCT(50 mg/kg,皮下注射),然后用媒介物(生理盐水)或 RSV(10 和 30 mg/kg,例如每天两次)治疗 21 次。天。另一组对照大鼠不注射 MCT,并用生理盐水治疗 21 天。在治疗期结束时,对所有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测量。此外,处死大鼠后,对心脏进行组织病理学、非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3. 在媒介物治疗的大鼠中,MCT 注射导致 33% 的死亡率,而 RSV 治疗的 MCT 注射大鼠的死亡率为 0%。在用媒介物治疗的大鼠中,MCT 增加了 RV 游离壁厚度和 RV 收缩压,并在实验期结束时减少了肺动脉加速时间。 RSV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改善这些动态变化。组织学、MCT注射结果导致右心室肥大、线粒体肿胀和心肌细胞凋亡;在接受 RSV 治疗的大鼠中,所有这些形态学变化均呈剂量依赖性改善。 4. 总之,RSV可抑制MCT引起的大鼠右心室肥大,这种作用是由RSV对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和通过降低肺动脉高压介导的间接作用介导的。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白藜芦醇,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