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适应性能量代谢的破坏和核糖体 p-S6K1 水平升高导致 INCL 发病机制:白藜芦醇部分缓解。

摘要来源:

Hum Mol Genet。 2011 年 3 月 15 日;20(6):1111-21。 Epub 2010 年 12 月 28 日。PMID:21224254

摘要作者:

惠伟、张忠建、Arjun Saha、彭世勇、Goutam Chandra、Zenaide Quezado、Anil B Mukherjee

文章隶属关系:

同等贡献。

>摘要:

婴儿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着症(INCL)是一种破坏性的神经退行性溶酶体贮积病。尽管我们知道棕榈酰蛋白硫酯酶 1 (PPT1) 缺陷会导致 INCL,但神经变性和这些患者寿命急剧缩短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因此,目前尚无针对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之前报道过氧化应激介导的线粒体异常会激活 INCL 成纤维细胞和模拟 INCL 的 Ppt1 敲除 (Ppt1-KO) 小鼠神经元中的 Caspases-9 凋亡途径。由于线粒体在维持细胞能量稳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假设氧化应激介导的能量代谢和稳态破坏可能导致 INCL 发病机制。我们在此报告,在培养的 INCL 成纤维细胞和 Ppt1-KO 小鼠的脑组织中,NAD(+)/NADH 比率、磷酸化-AMPK(p-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水平) coactivator-1α (PGC-1α) 和沉默信息调节器 T1 (SIRT1) 显着下调。这提示能量代谢的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存在异常。此外,我们发现,在 INCL 成纤维细胞和 Ppt1-KO 小鼠中,与寿命呈负相关的磷酸化 S6K-1 (p-S6K1) 水平显着升高。最重要的是,白藜芦醇(RSV)是一种抗氧化多酚,提高了 INCL 成纤维细胞和 Ppt1-KO 小鼠中的 NAD(+)/NADH 比值、ATP、p-AMPK、PGC-1α 和 SIRT1 水平,同时降低了 p-S6K1 水平,这表明寿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应性能量代谢的破坏和 p-S6K1 水平的增加是 INCL 发病机制的促成因素,并提供了原理证明,即缓解这些异常的小分子(例如 RSV)可能具有治疗潜力。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白藜芦醇,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