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可减少大鼠烧伤进展。
摘要来源:Acad Emerg Med。 2007 年 12 月;14(12):1125-9。 PMID:18045885
摘要作者:Adam J Singer、Steve A McClain、Alexander Romanov、Jean Rooney、Tom Zimmerman
文章隶属关系:美国纽约州石溪市石溪大学急诊医学系。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目标:皮肤烧伤是动态损伤,中心坏死区周围有缺血区。在受伤后的几天内,该缺血区转变为完全坏死,部分原因是高反应性氧自由基。姜黄素是东方香料姜黄的一种成分,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作用idant 和抗凋亡特性。作者假设用姜黄素治疗烧伤会减少缺血区向完全坏死的转化。
方法:此是一项随机对照实验。使用二十只斯普拉格-道利大鼠。使用带有四个矩形尖头的黄铜梳在每只动物的背部进行两次烧伤,在沸水中预热并施加 30 秒,形成四个矩形 10 x 20 毫米全层烧伤,并由三个 5 x 20 毫米未烧伤间隙隔开(缺血区)。动物在受伤前 30 分钟以及受伤后 24、48 和 72 小时通过口服管饲法随机接受姜黄素或载体。在受伤后一、两天和三天观察伤口,以寻找未烧伤间隙中坏死的视觉证据。受伤后 7 天,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评估间隙的全层活检标本,以寻找坏死的证据是。将进展为坏死的间隙百分比与卡方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40 处梳状烧伤,其中 120 处未烧伤产生了间隙,均匀分布在姜黄素和载体之间。姜黄素组和媒介物组在受伤后 1、2、3 和 7 天进展为全层坏死的间隙百分比分别为 30% 与 63% (p = 0.003)、30% 与 70% (p<0.001) )、63% 与 95% (p = 0.02) 和 63% 与 95% (p = 0.02)。
结论: span>用口服姜黄素对大鼠进行预处理,然后每天一次口服治疗,持续三天,减少了未烧伤的皮肤间隙发展为完全坏死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