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二氧化钛颗粒将良性小鼠纤维肉瘤细胞转化为侵袭性肿瘤细胞。
摘要来源:Am J Pathol。 2009 年 11 月;175(5):2171-83。 Epub 2009 年 10 月 8 日。PMID:19815711
摘要作者:Kunishige Onuma、Yu Sato、Satomi Okawara、Nobuyuki Shirasawa、Masanobu Kobayashi、Jun Yoshitake、Tetsuhiko Yoshimura、Masaaki Iigo、Junichi Fujii、Futoshi Okada
文章隶属关系:日本山形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摘要:纳米颗粒在商业和医药产品中普遍存在;然而,纳米材料对致癌作用的贡献仍不清楚。因此,我们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 (TiO(2)) 对致瘤性差和非转移性 QR-32 纤维肉瘤细胞的影响。我们发现皮下联合移植 QR-32 细胞的小鼠ls和纳米级TiO(2),无论是未涂覆的(TiO(2)-1,亲水性的)还是涂覆有硬脂酸的(TiO(2)-2,疏水性的),都没有形成肿瘤。然而,QR-32 细胞在注射到先前植入 TiO(2)-1 而不是 TiO(2)-2 的部位后会产生致瘤性,并且这些正在发育的肿瘤获得了转移表型。 TiO(2)-1 和 TiO(2)-2 处理之间在组织学或炎症细胞因子 mRNA 表达方面没有观察到差异。然而,TiO(2)-2(而非 TiO(2)-1)在无细胞条件下产生高水平的活性氧 (ROS)。尽管TiO(2)-1和TiO(2)-2都会导致细胞内ROS形成,但TiO(2)-2引起更强的反应,从而对QR-32细胞产生细胞毒性。此外,TiO(2)-2(而不是TiO(2)-1)导致核间隙和多核细胞的发育。在 TiO(2) 毒性中幸存下来的细胞获得了致瘤表型。 TiO(2)诱导的ROS形成及其相关的细胞损伤被a抑制添加抗氧化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这些结果表明纳米TiO(2)具有通过在靶细胞中产生ROS将良性肿瘤细胞转化为恶性细胞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