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通过影响腐生葡萄球菌的初级粘附和聚集阶段来抑制生物膜形成。
摘要来源:兽医微生物学。 2021 年 11 月;262:109242。 Epub 2021 年 9 月 23 日。PMID:34562786
摘要作者:王金丽、朱金月、孟金武、邱天心、王文佳、王锐、刘家国
文章所属单位:王金丽
摘要:在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使得腐生葡萄球菌(S. saprophyticus)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因素。此前,我们证明黄芩苷 (Bac) 抑制阿奇霉素耐药性腐生葡萄球菌 (ARSS) 生物膜的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芩苷对生物膜形成的初级粘附和聚集阶段的影响,以及黄芩苷和阿奇霉素对ARSS生物膜相关感染的治疗效果。水晶紫罗兰(CV)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清楚地表明,当在粘附和聚集阶段之前添加黄芩苷时,亚抑制浓度的黄芩苷抑制ARSS生物膜的形成。黄芩苷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增加相对粘附抑制率并降低细菌聚集率。此外,CLSM 和细胞裂解测定表明,黄芩苷在生物膜形成的细菌粘附和聚集阶段抑制表面蛋白的产生和细胞自溶。同时,黄芩苷下调粘附相关和自溶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在体内,黄芩苷和阿奇霉素的组合成功地从小鼠皮肤感染模型中消除了ARSS,并减少了病理损伤、感染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血液中炎症细胞的数量。同时,黄芩苷可减少细菌与SS组和阿奇霉素组相比,管内负荷、TNF-α水平以及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基于这些结果,黄芩苷通过影响表面蛋白的产生和细胞自溶来抑制生物膜形成的粘附和聚集阶段。黄芩苷与阿奇霉素协同治疗ARSS生物膜相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