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黄酮类化合物对 1 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1) 和 2 型 (HSV-2) 单纯疱疹病毒的体外抗疱疹活性。

摘要来源:

Arch Pharm Res。 2005 年 11 月;28(11):1293-301。 PMID:16350858

摘要作者:

Su-Yun Lyu、Jee-Young Rhim、Won-Bong Park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组低分子量苯基苯并吡喃酮,具有多种药理特性,包括抗氧化剂、抗癌、杀菌、抗炎。我们对 5 类 18 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抗疱疹试验,并进行了病毒诱导细胞病变效应 (CPE) 抑制试验、空斑减少试验和产量减少试验。当将不同浓度的黄酮类化合物应用于HSV-1和2感染的Vero细胞时,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对病毒诱导的CPE表现出抑制作用。类黄酮中,EC、ECG(黄烷醇)、金雀异黄酮(异黄酮)、柚皮素(黄烷酮)和槲皮素(黄酮醇)显示出高水平的 CPE 抑制活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也通过空斑减少测定进行了检查。 EC、ECG、高良姜素和山奈酚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儿茶素、EGC、EGCG、柚皮素、白杨素、黄芩苷、非瑟酮、杨梅素、槲皮素和金雀异黄素对HSV-1表现出中等的抑制作用。在这些实验中,黄烷醇和黄酮醇似乎比黄酮更活跃。此外,在病毒吸附之前用 ECG 和高良姜素(之前显示出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处理 Vero 细胞,根据产量减少实验测定,抑制作用略有增强,表明可能还涉及细胞内效应。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黄酮类化合物,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