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四甲基吡嗪通过抑制 P38 MAPK 和 NF-κB 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血小板粘附和炎症反应。
摘要来源:炎症。 2019 年 11 月 13 日。Epub 2019 年 11 月 13 日。PMID:31720990
摘要作者:张涵、唐伟伟、王爽、张俊华、范翔
文章所属单位:张涵
摘要:<缺血性中风后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可引发血小板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血小板活化,加速血栓形成。四甲基吡嗪是川芎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对脑血管疾病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然而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血小板黏附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内皮细胞尚未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损伤模型,以研究四甲基吡嗪对血小板粘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与BMEC的粘附,减轻BMEC上炎性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并保护OGD/R损伤的BMEC。此外,四甲基吡嗪可以通过 OGD/R 抑制受损 BMEC 中 P38 MAPK 和 NF-κB 的激活,并且用 SB303580 抑制 P38 MAPK 和用 Bay-11-7082 抑制 NF-κB 减弱四甲基吡嗪对血小板粘附到 BMEC 的减少。综上所述,四甲基吡嗪对 OGD/R 损伤后的 BMEC 具有保护作用,并抑制血小板与 BMEC 的粘附,其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 P38 MAPK 和 NF-κB 信号通路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