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野牛中的流产布鲁氏菌。二.妊娠奶牛19株疫苗接种效果评价。

摘要来源:

J Wildl Dis. 1991 年 4 月;27(2):258-64。 PMID:1906114

摘要作者:

D S Davis、J W Templeton、TA Ficht、J D Huber、R D Angus、L G Adams

文章所属单位: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兽医学院兽医病理学系站77843。

摘要:

在美洲野牛(Bison bison)中评估了菌株19(S19)疫苗接种对布鲁氏菌流产引起的流产和感染的保护作用。 48 只怀孕野牛手动接种 S19 疫苗(MI),44 头野牛弹道接种(BI)含有冻干 S19 的可吸收空心颗粒,46 头手动注射缓冲盐水作为未接种疫苗的对照(NVC)。所有野牛都是布鲁氏菌属。实验前血清阴性nt,在怀孕中期,并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接种疫苗后大约 60 天,在接种疫苗的野牛中观察到流产。布鲁氏菌流产菌株 19 是从最近流产的野牛及其胎儿以及其他 12 个流产胎儿中的 11 个中回收的。百分之五十八(92 只中的 53 只)接种疫苗的野牛流产,并且在 NVC 野牛中没有观察到流产。一头牛在接种疫苗后第二次怀孕时流产,从母牛和胎儿中鉴定出 S19,这表明野牛可能发生慢性 S19 感染。疫苗接种后 10 个月,73%(91 头野牛中的 66 头)出现抗体滴度呈阳性。疫苗接种后 13 个月,30 头 MI 疫苗、27 头 BI 疫苗和 30 头 NVC 野牛在妊娠中期通过双侧结膜接种接受 1 x 10(7) CFU 流产布鲁氏菌菌株 2308 的攻击。接种疫苗的野牛对照品的堕胎保护率为 67%(P 小于或等于 0.0001)NVC 中红色至 4%。疫苗接种后对流产布鲁氏菌感染的保护率为 39%(P 大于或等于 0.001),NCV 为 0%(30 中的零)。持续的抗体滴度、疫苗引起的流产以及慢性S19感染表明本研究中使用的S19疫苗剂量不适合怀孕野牛。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