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摘要标题:
小檗碱联合氟康唑对抗氟康唑耐药菌株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来源:Front Microbiol。 2022 年;13:1033211。 Epub 2022 年 11 月 14 日。PMID:36452929
摘要作者:潘凯苏、罗红、郑东彦、郑彦清、Alex Andrianopoulos、Jean-Paul Latgé、曹存伟
文章所属单位:潘凯素
摘要:()是一种热二形性真菌,可引起机会性全身性真菌病。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小檗碱(BBR)和氟康唑(FLC)的联合使用对 FLC 耐药性(B4)具有协同作用。在本文中,我们试图弄清楚BBR和FLC在FLC耐药中的抗真菌机制。在微量稀释液中离子测试结果显示,FLC与BBR联用前FLC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6μg/ml,联用后为8μg/ml,B4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为0.28。研究表明,经过 BBR 和 FLC 处理后,(i)增加活性氧(ROS),(ii)降低麦角甾醇含量,(iii)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iv)降低基因表达、、、但是变化并不明显。这些结果证实了BBR对FLC具有抗真菌作用,与FLC联合可以恢复FLC耐药菌株对FLC的敏感性,而麦角甾醇含量的降低和下调基因表达是其抗真菌作用的机制。联合应用后,为BBR应用于踝部真菌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踝部真菌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