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菊内酯通过诱导 P53 依赖性细胞凋亡和抑制 VEGF 表达来抑制尼古丁对肺癌的促癌作用。
摘要来源:Biomed Pharmacother。 2018 年 11 月;107:1488-1495。 Epub 2018 年 9 月 4 日。PMID:30257366
摘要作者:Wamidh H Talib、Lina T Al Kury
文章归属:Wamidh H Talib
摘要:吸烟与吸烟之间的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已有充分记录。据报道,与接触尼古丁(香烟的活性成分)相关的直接结果是增殖增强、血管生成诱导和细胞凋亡抵抗。小白菊内酯是一种倍半萜内酯,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具有抗癌活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测试了小白菊内酯抑制肺癌细胞系中尼古丁增殖作用的能力。 MTT法用于测量用尼古丁、小白菊内酯及其组合处理的 A549 和 H526 细胞的细胞存活率。使用VEGF检测试剂盒测量血管生成抑制,并通过测量caspase-3活性评估细胞凋亡诱导。采用实时PCR法检测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多个基因(CASP3、CASP7、CASP8、CASP9、P53、GADD45、BAX、BIM、Bcl-2、TOPO I和TOPO II)的表达变化。小白菊内酯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肺癌细胞,并降低尼古丁的增殖刺激作用。 Caspase-3 活性和 VEGF 测定证明小白菊内酯具有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 VEGF 的作用。实时PCR检测表明小白菊内酯下调Bcl-2的表达并上调E2F1、P53、GADD45、BAX、BIM和CASP 3,7,8,9的表达,这表明P53的激活- 响应小白菊内酯的依赖性细胞凋亡途径。此外,t在尼古丁存在的情况下,他的通路仍然活跃,这表明小白菊内酯能够排除尼古丁的抗凋亡作用。我们的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抑制尼古丁对肺癌的增殖作用。小白菊内酯的抗癌作用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和激活 P53 依赖性细胞凋亡来介导的。小白菊内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天然产物,可用于抑制和治疗尼古丁相关的肺癌。但需要对更多的肺癌细胞株和蛋白水平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充分了解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