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通过 IL-10 的功能模拟使人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失活。
摘要来源:《免疫学杂志》。 2017 年 11 月 27 日。Epub 2017 年 11 月 27 日。PMID:29180487
摘要作者:Piotr L Pierog、Yanlin Zhao、Sukhwinder Singh、Jihong Dai、George S Yap、Patricia Fitzgerald-Bocarsly
文章隶属关系:Piotr L Pierog
摘要: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pDC) 是 IFN-α 的主要产生者,IFN-α 是一种抗病毒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控制 HIV 1 型复制,而弓形虫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患者。在感染 1 型 HIV 期间,人类 pDC 的循环量减少,剩余的 pDC 响应病毒刺激而产生较少量的 IFN-α。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弓形虫合并感染对人类先天病毒定向反应的影响pDC。使用细胞内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我们确定弓形虫侵入人 pDC,但不诱导 IFN-α 或 TNF-α。然而,弓形虫可抑制 HSV 和 HIV 产生的 IFN-α 和 TNF-α,从而在功能上使 pDC 失活。 IFN-α 的产生仅在被弓形虫感染的细胞中受到抑制,它既不抑制 GFP-HSV 的摄取,也不抑制 TLR9 在 CD71+ 内体中的定位,从而指导我们研究下游事件。使用成像流式细胞术,我们发现弓形虫和 IL-10 均抑制病毒诱导的 IFN 反应因子 7 核转位,但不抑制 IFN 反应因子 7 的磷酸化。阻断 IFN 反应因子 7 核转位和抑制 IFN-α 反应是弓形虫衍生的 ROP16 激酶的缺陷部分逆转了这种情况,已知该激酶可直接磷酸化 STAT3,而 STAT3 是 IL-10 抗炎作用的关键介质。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弓形虫通过模仿 I 来抑制 pDC 激活。L-10s 通过 ROP16 激酶依赖性机制发挥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暗示弓形虫和 IL-10 抑制 TLR 信号传导的聚合机制,并表明 HIV/T 的潜在负面后果。弓形虫合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