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氯化亚锡潜在遗传毒性的评估:大肠杆菌的失活、丝化和溶原诱导。
摘要来源:Food Chem Toxicol。 1994 年 5 月;32(5):477-9。 PMID:8206446
摘要作者:M Bernardo-Filho、M da C Cunha、I de O Valsa、AC de Araujo、F C da Silva、A de S da Fonseca
文章归属:Departamento de Biofisica e Biometria,Instituto de Biologia,Universidade do Estado do Rio de Janeiro,巴西。
摘要:由于氯化亚锡在人类努力的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这种还原剂的潜在遗传毒性是通过测量细菌中 SOS 反应的失活或诱导来评估。本工作中使用的大肠杆菌菌株(野生型、uvrA、recA、lexA 和 uvrA recA)用氯化亚锡处理;发现野生型是最耐药和双突变体,最敏感的菌株。由于这些菌株在修复 DNA 的特定基因上存在突变,氯化亚锡似乎能够诱导和/或产生 DNA 损伤,因此可以被认为是潜在的基因毒性剂。这种能力通过大肠杆菌 K12 (lambda) (Inductest) 的溶原诱导和大肠杆菌 B 丝状化的显微镜观察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