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牡荆素通过减少白细胞-内皮粘附和炎症反应对败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摘要来源:

Ann Palliat Med。 2020 年 7 月;9(4):2079-2089。 Epub 2020 年 7 月 14 日。PMID:32692224

摘要作者:

曹海泉、王晓娟、张兵、任美萍

文章所属单位:

曹海泉

摘要:

背景:尽管治疗策略和重症监护管理取得了进步,脓毒性脑病 (SE) 仍然是重症监护病房 (ICU) 中感染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牡荆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信号传导发挥抗炎作用。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牡荆素在SE中的抗炎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SE-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LP)建立诱导C57BL/6小鼠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评估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XCL1)、fractalkine(CX3CL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 E-选择素、NF-κB p65、p-NF-κB p65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a/CD18、CD11b/CD18、ICAM-1及贴壁白细胞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的表达。

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 vitexin 显着下调 CLP 小鼠脑内皮趋化因子 CXCL1 和 CX3CL1 的表达,对 SE 发挥潜在的抗炎作用。我们的数据还表明,牡荆素主要通过粘附分子的介导减少白细胞-内皮粘附来减轻SE。此外,牡荆素抑制 CLP 小鼠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如 MCP-1、IL-6、IL-8、TNF-α 和 NF-κB p65,而抗炎细胞因子 IL- 10 升高。

结论: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证明牡荆素通过减少白细胞-内皮粘附对 SE 发挥保护作用和炎症反应。这些发现为牡荆素在 SE 和其他炎症介导和免疫介导疾病的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分子基础。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脓毒症,
治疗物质 : 牡荆素,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