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与维生素 D 受体相互作用,通过增强自噬逆转小鼠模型中败血症诱导的免疫抑制。
摘要来源:Br J Pharmacol。 2020 年 6 月 10 日。Epub 2020 年 6 月 10 日。PMID:32520399
摘要作者:商胜兰、吴佳琪、李晓丽、刘鑫、李潘、郑春丽、王永华、刘松青、郑江、周宏
文章归属:尚兰
摘要:背景和目的:免疫抑制是败血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为未能根除入侵的病原体。临床上尚无能够逆转免疫抑制的有效特异性药物。有证据表明维生素 D 受体 (VDR) 参与脓毒症引起的免疫抑制。在此,青蒿琥酯 (AS) 被发现可以逆转脓毒症引起的 i免疫抑制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
实验方法:在小鼠中研究了 AS 对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的影响和体外。生物信息学预测 VDR 是 AS 的候选相互作用因子,然后使用 PCR 和免疫印迹对其进行了鉴定。修饰 Vdr、Atg16l1 和 NF-κB p65,以研究 AS 在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中对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细菌清除和自噬活性的影响。
关键结果:AS 显着降低了接受铜绿假单胞菌攻击的盲肠结扎穿刺 (CLP) 诱导的脓毒症免疫抑制小鼠的死亡率,并增强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细菌清除,以逆转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体内和体外。从机制上讲,AS与VDR相互作用,然后抑制其核转位,从而抑制其核转位。ch 影响 ATG16L1 转录和随后的自噬活性。 AS抑制脂多糖耐受巨噬细胞中VDR与NF-κB p65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进而促进NF-κB p65核转位,从而激活促炎细胞因子等NF-κB p65靶基因的转录。
结论和意义: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证据,表明 AS 与 VDR 相互作用,可逆转脓毒症诱导的自噬和 NF-κB 依赖性免疫抑制方式,突出了脓毒症治疗和药物重新利用 AS 作为双向免疫调节剂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