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硫氰酸苯乙酯与吉非替尼通过内质网应激介导的 Mcl-1 降解协同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摘要来源:Mol Carcinog。 2020年3月18日。Epub 2020年3月18日。PMID:32189414
摘要作者:张其成、陈萌萌、曹利民、任英辉、郭雪如、吴翔、徐科
文章所属单位:张其成
摘要:异硫氰酸盐(ITC)是十字花科蔬菜中丰富的天然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ITCs通过影响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多种途径表现出抗癌活性,有望开发成新型抗癌药物。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我们证明ITCs能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在公关在近期研究中,我们发现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在NSCLC细胞系NCI-H1299和SK-MES-1中具有显着的协同作用; PEITC治疗引起的抗凋亡因子骨髓细胞白血病1(Mcl-1)的降解在NSCLC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中起关键作用。我们进一步说明 PEITC 通过转录后调节通过蛋白激酶 RNA 样内质网激酶 (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2α-CHOP-Noxa 途径调节 Mcl-1 的表达。使用内质网应激 (ER 应激) 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进行预处理并敲低 PERK 表达可减轻 PEITC 引起的 Mcl-1 降解。在体内研究中,携带NCI-H1299异种移植物的裸鼠给予PEITC(50mg/kg,ip)和吉非替尼(50mg/kg,ig)15天,PEITC-吉非替尼联合治疗产生了显着的效果。显着协同减少肿瘤生长,并显着诱导肿瘤组织中的 ER 应激和 Mcl-1 降解。总之,我们探讨了PEITC在提高靶向药物治疗疗效方面的前景,并论证了PEITC联合吉非替尼在NSCLC细胞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和强调的机制。该研究为PEITC与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新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