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赤松树皮提取物可预防斯普拉格道利大鼠幼崽晶状体中亚硒酸盐诱导的白内障形成。

摘要来源:

Mol Vis。 2017;23:638-648。 Epub 2017 年 9 月 11 日。PMID:28943754

摘要作者:

Jun Kim、Se-Young Choung

文章所属单位:

Jun Kim

摘要:

目的:用亚硒酸钠处理的幼鼠通常用作模拟与年龄相关的核性白内障的体内模型。活性氧(ROS)的产生、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的减少、晶体蛋白水解和细胞凋亡被认为是导致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赤松树皮提取物是否具有预防白内障形成的潜力,并阐明其潜在机制。

方法:将 Sprague Dawley 大鼠进行分组分为六组(n=10)。第 1 组大鼠幼崽(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治疗。第2~6组幼鼠在出生后(P)第10天皮下注射亚硒酸钠(18μmol/kg体重)。第3组幼鼠(阳性对照)给予姜黄素(80 mg/kg体重)插胃。 P9、P10 和 P11 上的体重)。第4~6组幼鼠于P9、P10、P11分别给予40 mg/kg、80 mg/kg、120 mg/kg赤花松树皮提取物胃插管。

结果:这项研究表明,P. densiflora 树皮提取物可剂量依赖性地预防白内障形成。水溶性蛋白质、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结果发现,与第 2 组相比,用 P. densiflora 树皮提取物处理的组中,水不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和 Ca(2+)-ATPase 的活性水平较高,而相反,水不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和 Ca(2+)-ATPase 的活性水平较低。分析显示αA-晶体、晶状体特异性m-钙蛋白酶(Lp84)、晶状体特异性中间体(filensin和phakinin)和抗凋亡因子(Bcl-2)下调,凋亡因子(caspase-3和Bax)和质膜与第 1 组相比,第 2 组中的 Ca(2+)-ATPase (PMCA-1) 表达上调。赤花树皮提取物调节这些基因的不平衡。在用赤花松树皮提取物处理的组中,增加的 caspase-3 裂解形式降低。总之,赤花树皮提取物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抑制m-钙蛋白酶诱导的蛋白水解和细胞凋亡,预防亚硒酸盐诱导的白内障形成,从而维持晶状体的透明度。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白杨树皮提取物可能成为预防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的新剂。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白内障,
治疗物质 : 松树皮提取物,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