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直径的流行病学。
摘要来源:J Vasc Surg。 2008 年 7 月;48(1):121-7。 Epub 2008 年 6 月 2 日。PMID:18515037
摘要作者:Matthew A Allison、Kevin Kwan、Dominic DiTomasso、C Michael Wright、Michael H Criqui
文章所属单位:加州大学圣何塞分校家庭与预防医学系迭戈,拉霍亚,CA 92093-0811,美国。 [email protected]
摘要:背景:直径腹主动脉的检查对于腹主动脉瘤的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确定三个不同位置的腹主动脉直径与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及钙化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方法:共纳入 504 名患者(41% 女性)接受了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EBCT) 全身扫描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标准化评估。对所得 EBCT 图像进行回顾性询问,了解腹主动脉的直径,该直径位于肠系膜上动脉 (SMA) 的下方、主动脉分叉处的上方以及 SMA 和分叉处之间的中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 57.8 岁。 SMA 处的平均 (SD) 直径为 21.3 (2.9) mm,中点处为 19.3 (2.5) mm,分叉处为 18.6 (2.2) mm。在包含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模型中,年龄(标准化β=0.96)、男性(β=3.06)和体重指数(标准化β=0.68)与SMA处主动脉直径的增加显着相关(P< .01 为所有)。这些变量的关联显着性与中点和分叉处的主动脉直径相同。此外,每增加 1 个单位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钙评分分别与 SMA 处主动脉直径增加 0.13 毫米 (P<.01) 和 0.09 毫米 (P = .02) 相关。中点(分别为 beta = 0.19,P<.01;beta = 0.12,P = .01)和分叉(分别为 beta = 0.09,P<.04;beta = 0.09,P = .03)的结果相似)。结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以及腹主动脉和髂动脉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和程度与主动脉直径增加显着相关,独立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