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酒精对心脏保护有益还是有害?
摘要来源:Genes Nutr。 2009 年 12 月 13 日。PMID:20012900
摘要作者:Raj Lakshman、Mamatha Garige、Maokai Kong、Leslie Leckey、Ravi Varatharajalu、Samir Zakhari
文章所属单位:脂质研究实验室,VA 医疗中心,华盛顿特区,20422,美国,[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虽然长期摄入乙醇对肝脏的影响已得到充分研究和记录,但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双峰的。因此,在许多人群研究中,适量饮酒与冠状动脉疾病(CAD)患病率较低有关。相反,大量饮酒与 CAD 患病率较高相关。在其他几项关于心血管死亡率的研究中,酗酒者和重度饮酒者比轻度或中度饮酒者面临更高的风险。在多项心血管死亡率人群研究中,这种不同关系的综合结果是一条“U"形或“J"形曲线。除了通过逆转胆固醇转运消除动脉内膜胆固醇的能力外,HDL 具有这种心脏保护特性的另一个主要机制是凭借其组分酶对氧磷酶 1 (PON1) 抑制 LDL 氧化和/或灭活 OxLDL。因此,PON1 在 OxLDL 的处理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此外,PON1是一种多功能抗氧化酶,还可以对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物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TL)进行解毒,后者可通过赖氨酸残基的同型半胱氨酸化而病理性地导致蛋白质损伤,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我们证明,适量饮酒可上调肝脏 PON1 基因表达和血清活性,而大量饮酒则可上调肝脏 PON1 基因表达和血清活性。饮酒对动物模型和人类都有相反的影响。轻度饮酒者中 PON1 活性的增加并不是由于该组中高 PON1 基因型的优先分布。众所周知,一些国家的葡萄酒消费量与当地的 CAD 死亡率呈显着的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酒精含量之外,红酒还含有槲皮素和白藜芦醇等多酚,这些物质也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我们已经证明槲皮素还能上调大鼠和人肝细胞中的 PON1 基因。槲皮素的作用似乎是通过核脂肪生成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2 (SREBP2) 的活性形式介导的,该转录因子从内质网易位到细胞核。然而,乙醇介导的 PON1 基因上调的作用机制仍有待阐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温和的乙醇和槲皮素这两种主要成分红酒成分通过抗动脉粥样硬化基因 PON1 的上调表现出心脏保护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