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大豆异黄酮可避免慢性炎症引起的骨质流失和血管疾病。

摘要来源:

J Inflamm(伦敦)。 2007 年 9 月 7 日;4:17。 PMID:17825101

摘要作者:

Elizabeth A Droke、Kelly A Hager、Megan R Lerner、Stan A Lightfoot、Barbara J Stoecker、Daniel J Brackett、Brenda J Smith

摘要:

摘要:背景:来自流行病学、临床和动物研究的证据表明,低骨密度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炎症介质与这两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关。该项目研究了补充具有抗炎特性的大豆异黄酮 (IF) 是否可以在慢性炎症动物模型中阻止 TNF-α 的组织表达和骨骼病理学的发展。方法:使用八周龄、完整的雌性 C57BL/6J 小鼠。在帕se 1,进行脂多糖 (LPS) 剂量反应研究(0、0.133、1.33 和 13.3 杯/天)以确定第 2 阶段使用的 LPS 剂量。结果表明 1.33 杯 LPS/天剂量产生最大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随后,在第 2 阶段,小鼠被随机分配到六组中的一组(每组 n = 12-13):0 或 1.33 杯 LPS/天(安慰剂或 LPS)与 0、126 或 504 mg 糖苷配当量的大豆组合IF/kg 饮食(对照、低剂量或高剂量 IF)。在 30 天 LPS 研究期之前 2 周开始对小鼠进行 IF 喂养。结果:研究结束时,最终体重或子宫重量没有检测到差异。在小梁骨微结构方面,股骨远端干骺端的 muCT 分析表明,LPS 显着降低了小梁骨体积 (BV/TV) 和数量 (TbN),并增加了骨小梁分离 (TbSp)。 LPS 也会损害骨小梁的强度(即总力)和刚度。时间高 IF 剂量可以防止微结构受到这些有害影响,但不能防止生物力学特性。未观察到 LPS 或 IF 导致小梁厚度 (TbTh) 或皮质骨参数发生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LPS 上调心肌小动脉、小动脉以及胫骨干骺端内皮细胞中的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而 IF 则下调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结论:这些结果表明,IF 可以减轻慢性炎症对骨骼和心血管健康的负面影响。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来检查大豆异黄酮的抗炎特性及其预防慢性炎症引起的骨质流失的机制。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异黄酮, 大豆,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