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二阿魏酰甲烷(姜黄素)存在时中性粒细胞活性降低涉及蛋白激酶 C 抑制。

摘要来源:

Eur J Pharmacol。 2009 年 6 月 10 日;612(1-3):161-6。 Epub 2009 年 4 月 14 日。PMID:19371737

摘要作者:

Viera Jancinová、Tomás Perecko、Radomír Nosál、Daniela Kostálová、Katarína Bauerová、Katarína Drábiková

文章隶属:

斯洛伐克科学院实验药理学研究所, Dúbravská cesta 9, 84104 布拉迪斯拉发, 斯洛伐克。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

二阿魏酰甲烷(姜黄素)已被证明对关节炎有益,特别是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和胶原酶的表达以及通过调节 T 淋巴细胞的活性s和巨噬细胞。在这项研究中,在体外和实验性关节炎中研究了它对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根据鲁米诺或异鲁米诺增强化学发光记录中性粒细胞中活性氧的形成。使用磷酸特异性抗体通过蛋白质印迹法评估中性粒细胞蛋白激酶 C α 和 β II 的磷酸化。通过热灭活丁酸分枝杆菌在 Lewis 大鼠中诱导佐剂关节炎。诱导关节炎后28天内施用二阿魏酰甲烷或甲氨蝶呤。在体外条件下,二阿魏酰甲烷 (1-100 microM) 可在细胞外和细胞内水平减少剂量依赖性氧化剂的形成,并有效减少蛋白激酶 C 的激活。佐剂性关节炎伴随着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以及更明显的自发性以及PMA(佛波醇肉豆蔻酸酯乙酸酯)刺激的化学发光。而关节炎相关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自发化学发光的改变并未被二阿魏酰甲烷改变,中性粒细胞对PMA的反应性增加在二阿魏酰甲烷处理的动物中不太明显。二阿魏酰甲烷的作用与甲氨蝶呤的作用相当。在体外和实验性关节炎中,发现二阿魏酰甲烷是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有效抑制剂。由于中性粒细胞被认为是对患病关节造成损害的能力最强的细胞,因此观察到的效果可能代表了二阿魏酰甲烷抗风湿活性的进一步机制。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