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素可防止小鼠脑外伤后血脑屏障损伤并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
摘要来源:Int Immunopharmacol。 2018 年 12 月;65:64-75。 Epub 2018 年 10 月 2 日。PMID:30290368
摘要作者:张满、吴彦青、谢凌、滕辰怀、吴芳芳、徐克斌、陈雄、肖剑、张宏宇、Da-陈庆
文章来源:张满
摘要:外伤性脑损伤(TBI)是由外部机械力作用于大脑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炎症在延长 TBI 后继发性组织损伤、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和功能障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异甘草素 (ILG) 是一种具有抗炎特性的黄酮单体。因此,我们研究了 ILG 对 TBI 诱发的潜在保护作用损伤并确定其潜在机制。在这里,我们证明ILG可以在体内保护血脑屏障(BBB)的完整性,抑制TBI后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神经功能缺陷、脑水肿、结构损伤和巨噬细胞浸润。在体外,ILG 发挥抗炎作用,并在氧糖剥夺/复氧 (OGD/D) 条件下上调 SH-SY5Y 细胞中的紧密连接蛋白 120-β-catenin 和 occludin。此外,我们发现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参与ILG治疗TBI。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我们使用了 Akt 特异性激活剂 SC79(2-氨基-6-氯-4-(1-氰基-2-乙氧基-2-氧代乙基)-4H-色烯-3-甲酸乙酯)来激活Akt后,我们发现SC79部分降低了ILG对TBI的保护作用。总体而言,我们目前的研究揭示了 ILG 对 TBI 诱导的 BBB 损伤、下调紧密连接的神经保护作用通过 PI3K/AKT/GSK-3β 信号通路作用蛋白。此外,ILG 通过抑制 PI3K/AKT/GSK-3β/NF-κB 信号通路来抑制 TBI 后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GSK-3β是TBI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神经元凋亡和血脑屏障破坏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