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黄酮代谢物可降低超重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的动脉僵硬度和血压。
摘要来源:动脉粥样硬化。 2007 年 5 月;192(1):184-9。 Epub 2006 年 5 月 30 日。PMID:16730732
摘要作者:Paul Nestel、Akihiko Fujii、Lei Zhang
摘要:目的:异黄酮可降低动脉僵硬度,这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异黄酮的代谢物是否具有类似的生物活性尚不清楚。在超重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中测试了补充反式四氢黄豆苷元 (THD)(一种黄豆苷元代谢物)对脉搏波速度 (PWV) 的影响,脉搏波速度是衡量动脉僵硬度的指标。方法:25 名受试者,11 名绝经后女性,14 名男性(年龄,57 [7] 岁;体重指数,30.3 [4.7]kg/m(2);平均 [S.D.])参加了一项双盲、随机、交叉研究- THD 与安慰剂的对比试验。设计:2周磨合随后每天服用 THD 1g 或安慰剂,每次干预 5 周。在磨合、THD 和安慰剂后测量主动脉-股动脉 PWV、血压和血脂。结果:PWV 显着降低(意味着中央动脉僵硬度减弱):中位数(25% 和 75%),安慰剂 9.9 m/s(8.7,11.1),THD 8.8m/s(7.9,10.9); RM 方差分析 P=0.023,采用 Tukey 程序 P<0.05。收缩压显着降低:平均值 (S.D.),安慰剂 125.6 (14.7),THD 121.3 (12.2)mmHg;图基 P<0.05。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显着差异。 THD 的吸收>80% 大大超过母体异黄酮。结论:一种通常在摄入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豆苷元)后形成的代谢物,口服后可降低血压和中心动脉僵硬度,表明心血管风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