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甜菊苷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一项为期两年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摘要来源:Clin Ther。 2003 年 11 月;25(11):2797-808。 PMID:14693305
摘要作者:谢明雄、陈保罗、苏玉茂、刘儒奇、梁同华、黄翠园、布莱恩·汤姆林森、周升心、高百峰、Yi-陈仁
文章所属单位: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台湾台北市万芳医院。
摘要:背景:甜菊苷是从植物甜叶菊中分离出来的天然糖苷,在日本和巴西用作商业甜味剂已超过 20 年。此前的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甜菊苷具有抗高血压作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甜菊苷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长期(2 年)疗效和耐受性。次要目标是确定甜菊苷对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 和生活质量 (QOL) 的影响。
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受试者为年龄在 20 至 75 岁之间的患有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 [SBP] 140-159 mm Hg,舒张压 [ DBP]90-99 毫米汞柱)。患者每天服用 3 次含有 500 毫克甜菊苷粉末的胶囊或安慰剂,持续 2 年。每月就诊时测量血压;还鼓励患者使用自动化设备在家监测血压。 LVMI 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在基线以及治疗 1 年和 2 年后确定。生活质量很糟糕使用医疗结果研究 36 项简短健康调查进行评估。在治疗开始、6个月、1年和2年时评估心电图、实验室和生活质量参数。
结果: span>174 名患者(87 名男性,87 名女性)参加了该研究,168 名患者完成了研究:82 名患者(42 名男性,40 名女性;平均 [SD] 年龄,52 [7] 岁)甜菊苷组和安慰剂组有 86 名患者(44 名女性,42 名男性;平均年龄 53 [7] 岁)。 2 年后,甜菊苷组的平均 (SD) SBP 和 DBP 与基线相比显着下降(SBP,从 150 [7.3] 至 140 [6.8] mm Hg;DBP,从 95 [4.2] 至 89 [3.2] mm Hg汞;P<0.05)并与安慰剂相比(P<0.05)。根据患者自我监测血压的记录,这些影响在治疗开始后大约 1 周开始出现,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持续存在。体重指数或血液没有显着变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的生物化学和实验室测试结果相似。各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着差异,与安慰剂相比,甜菊苷总体上的生活质量评分显着改善(P<0.001)。两组的平均 LVMI 均无显着变化。然而,2年后,甜菊苷组52名患者中有6名(11.5%)出现左心室肥厚(LVH),而安慰剂组50名患者中有17名(34.0%)出现左心室肥厚(P<0.001)。在基线时没有 LVH 的患者中,甜菊苷组 46 名患者中有 3 名 (6.5%) 2 年后出现 LVH,而安慰剂组 37 名患者中有 9 名 (24.3%) (P<0.001)。 /span>
结论:在这项针对中国轻度高血压患者的为期 2 年的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口服甜菊苷可显着降低 SBP 和 DBP 。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并且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