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十字花科)甲醇提取物对大鼠的抗高血压作用:毒蕈碱受体相关的血管舒张和强心作用。
摘要来源:J Ethnopharmacol。 2018 年 10 月 5 日;224:409-420。 Epub 2018 年 6 月 18 日。PMID:29913298
摘要作者:Umme Salma、Taous Khan、Abdul Jabbar Shah
文章所属单位:Umme Salma
摘要:民族药理学相关性:Eruca sativa Mill.(十字花科)是巴基斯坦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然而,提取物及其组分对血压和血管张力的直接影响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苜蓿传统用途治疗高血压的药理基础。
材料和方法:使用正常血压和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在麻醉下进行体内血压研究。使用大鼠主动脉和心房体外探索心血管机制。以槲皮素和芥酸为标记化合物,对粗提物进行初步植物化学分析、分光光度法检测总酚、黄酮类化合物以及HPLC分析。
结果:静脉注射粗提物可导致正常血压(最大下降:41.79±1.55% mmHg)和高血压(最大下降:58.25±0.91% mmHg)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下降。阿托品(1mg/kg)预处理显着减弱了这种作用(p<0.001),表明毒蕈碱受体参与其抗高血压作用。分数还诱导阿托品敏感的抗高血压作用。同样,口服粗品和水剂水提取物导致高血压大鼠的 MAP 下降。在血压正常大鼠的离体大鼠主动脉环中,粗提取物和级分诱导内皮依赖性舒张。这种松弛被 NAME 和阿托品预处理以及主动脉环剥脱部分抑制,表明与毒蕈碱受体相关的一氧化氮 (NO) 的参与。在高血压大鼠的主动脉中,粗提取物和级分诱导内皮依赖性舒张。这种放松不受 NAME 或阿托品预处理的影响。粗提物和级分也抑制 Cafree/EGTA 培养基中的去氧肾上腺素收缩。在离体大鼠心房制剂中,粗提物和级分诱导负性肌力和变时性作用,正己烷级分产生正性肌力作用,而阿托品预处理对此没有影响。植物化学筛选和分光光度分析表明存在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而 HPLC 分析表明粗提物显示含有槲皮素(类黄酮)和芥酸(异硫氰酸盐)。
结论:结果表明苜蓿是一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是由于其血管舒张作用和部分心脏作用。毒蕈碱受体相关的 NO 释放以及对 Cainflux 和释放的双重抑制作用是血管舒张的基础。这一发现为 E. sativa 治疗高血压的传统用途提供了药理学依据。槲皮素和芥酸的存在进一步支持了这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