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种印度药用植物的胰岛素增敏作用:体外研究。
摘要来源:Indian J Pharmacol。 2013年1月-2月;45(1):30-3。 PMID:23543787
摘要作者:Samidha A Kalekar、Renuka P Munshi、Supriya S Bhalerao、Urmila M Thatte
文章隶属关系:Samidha A Kalekar
摘要:目标:测量外周组织的葡萄糖摄取是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机制。本体外研究通过评估 3T3L1 脂肪细胞模型中的葡萄糖摄取活性来评估余甘子 (Pe)、心叶青牛胆 (Tc) 和姜黄 (Cl) 的胰岛素增敏活性。
材料和方法:使用胰岛素、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和地塞米松的混合物将 3T3 L1 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这些脂肪细胞最初用不同浓度的所选植物进行处理,然后使用放射性测定来估计 2-脱氧葡萄糖的摄取。我们评估了在存在和不存在胰岛素的情况下植物对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并与已知的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进行了比较。
结果: Pe 和 Tc 本身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刺激 3T3-L1 脂肪细胞中的葡萄糖摄取,在较高浓度 (200μg/ml) 时效果最大。 200 μg/ml 的 Pe 和 Tc 的效果与胰岛素相当,但优于吡格列酮。 Cl 本身刺激葡萄糖摄取,在 50 μg/ml 时效果最大。然而,与具有较高 c 的胰岛素相比,这种效果较小。抑制葡萄糖摄取的浓度。当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Pe、Tc 和胰岛素之间观察到拮抗作用,表明可能存在植物-药物相互作用,而 Cl 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与单独使用 Cl 相比,葡萄糖摄取量增加。
结论:结果表明 Pe、Cl 和 Tc 的抗糖尿病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胰岛素增敏作用(刺激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使用其他目标位点进行进一步研究,即。骨骼肌和肝细胞模型以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将有助于证实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