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巴戟天加工多糖的化学性质及其抗肝损伤作用。
摘要来源:Int J Biol Macromol。 2019 年 8 月 26 日。Epub 2019 年 8 月 26 日。PMID:31465803
摘要作者:徐惠林、刘露露、陈彦旭、马浩、李曼、曲文胜、尹继业、张欣、高雅婷、单俊杰、高月秋
文章来源:徐惠林
摘要:药用植物巴戟天及其根在中国长期以来被用于传统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巴戟天加工根中的粗多糖(MOP-100)的化学成分和对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体内和体外肝损伤的保肝作用。将加工后的草药根部在100℃下用水提取,然后用乙醇沉淀,透析并冷冻干燥得到MOP-100。 MOP-100的分子量分布较宽。然而,将加工后的根连续在60℃和100℃下提取,得到两种粗多糖MOP-60和MOP-60-100。 MOP-60主要含有菊粉型低聚果糖,分子量为2071Da。 MOP-100显着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肝脏的浸润,改善ConA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它刺激人肝LO2细胞的增殖并减少ConA诱导的细胞死亡。 MOP-100在体外也显着抑制Hep2.5.5肝细胞的HBeAg分泌。 MOP-60和MOP-60-100在体外均表现出良好的保护肝细胞免受ConA诱导损伤的活性。这些结果提示巴戟天多糖具有显着的保肝作用,未来有望用于免疫介导性肝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