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类固醇注射剂和其他注射剂治疗肌腱病的功效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摘要来源:《柳叶刀》。 2010 年 11 月 20 日;376(9754):1751-67。 Epub 2010 年 10 月 21 日。PMID:20970844
摘要作者:Brooke K Coombes、Leanne Bisset、Bill Vicenzino
文章所属单位:圣卢西亚昆士兰大学健康与康复科学学院物理治疗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摘要:背景:针对肌腱病的循证治疗指南很少。我们对随机试验进行了系统评价,以确定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风险。
方法:我们检索了八个没有语言的数据库,publ说明或日期限制。我们纳入了随机试验,评估一种或多种腱周注射联合安慰剂或非手术干预措施对肌腱病的疗效,在修改后的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上得分超过 50%。我们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并估计相对风险和标准化平均差(SMD)。临床疗效的主要结局是短期(4周,范围0-12)、中期(26周,13-26)或长期(52周,≥52)的方案定义的疼痛评分。还报告了不良事件。
调查结果:确定了 3824 项试验,其中 41 项符合纳入标准,为 2672 名参与者提供了数据。我们在许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中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即与其他干预措施相比,皮质类固醇注射可在短期内减轻疼痛,但这种效果在中期和长期时会逆转。条款。例如,在外上髁痛治疗的汇总分析中,与短期内不干预相比,注射皮质类固醇对减轻疼痛有很大效果(定义为SMD>0·8)(SMD 1·44,95% CI 1· 17-1·71,p<0·0001),但在中期(-0·40,-0·67至-0·14,p<0·003)和长期(-0·003)不赞成干预31,-0·61 至 -0·01,p=0·05)。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肩袖肌腱病的短期疗效尚不清楚。在报告不良事件的研究中,991 名接受皮质类固醇注射的参与者中,只有一名 (0·1%) 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肌腱断裂)。与安慰剂相比,注射透明质酸钠后疼痛减轻(短[3·91, 3·54-4·28, p<0·0001],中[2·89, 2·58-3·20] ,p<0·0001],和长[3·91,3·55-4·28,p<0·0001]术语),肉毒杆菌毒素(短期[1·23,0·67-1·78, p<0·0001])和增殖疗法(中期[2·62、1·36-3·88、p<0·0001])进行治疗外上髁痛。对于跟腱病,聚桂醇(聚多卡醇)、抑肽酶和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并不比安慰剂更有效,而增殖疗法并不比离心运动更有效。
解释:尽管皮质类固醇注射在短期内有效,但非皮质类固醇注射可能对外上髁痛的长期治疗有益。然而,由于肌腱病变部位之间的效果存在差异,注射反应不应一概而论。
资金:无。< /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