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色氨酸降解增强。
摘要来源:免疫生物学。 2000 年 4 月;201(5):621-30。 PMID:10834318
摘要作者:B Widner、N Sepp、E Kowald、U Ortner、B Wirleitner、P Fritsch、G Baier-Bitterlich、D Fuchs
文章所属单位:医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所,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
摘要:在体外和体内,色氨酸降解被发现与 T 细胞功能丧失和耐受诱导有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除了 Th2 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0 外,Th1 型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γ(IFN-γ))尤其在疾病恶化期间表达。 IFN-γ 刺激吲哚胺 (2,3)-双加氧酶 (IDO) 将色氨酸转化为代谢物犬尿氨酸,随后在巨噬细胞中降解为其他物质呃,部分是神经毒性化合物,如喹啉酸,最后是烟酰胺。我们测量了 55 名 SLE 患者血清中的犬尿氨酸和色氨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这些患者的色氨酸浓度(中位四分位数范围:53.9、45.7-64.1 µM)较低(p<0.0001),犬尿氨酸浓度(2.45、1.75-3.40 µM)增加(p<0.0005)。健康献血者(分别为 70.0、63.8-80.6;1.80、1.45-2.27 microM)。此外,可以估计 IDO 活性的犬尿氨酸/色氨酸商 (K/T) 在患者中显着高于正常人(0.043、0.033-0.062 对比 0.027、0.021-0.030;p<0.0001),表明 IDO- 增强。诱导 SLE 中色氨酸降解。色氨酸、犬尿氨酸与SLEDAI之间无显着相关性,且K/T与SLEDAI的相关性也较弱(rs = 0.243,p<0.05)。在出现浆膜炎的患者中发现较高的 K/T (p = 0.01)、补体减少 (c3,c4; p<0.01)和血细胞计数变化(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p = 0.032)高于无此类疾病表现的患者。 K/T 与免疫激活标志物新蝶呤 (rs = 0.808,p<0.001) 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表明免疫激活在 SLE 患者色氨酸降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