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和红茶果渣多酚对 α-葡萄糖苷酶和 α-淀粉酶抑制的作用,与预防 2 型糖尿病相关。
摘要来源:前螺母。 2015 年;2:3。 Epub 2015 年 2 月 12 日。PMID:25988132
摘要作者:Lisa Striegel、Bouhee Kang、Sarah J Pilkenton、Michael Rychlik、Emmanouil Apostolidis
文章隶属关系:Lisa Striegel
摘要:This研究评估了红茶和红茶渣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预防 2 型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和生物活性。红茶叶在热水中提取,红茶渣在70%丙酮中提取。水提取物(WBT)和果渣丙酮的酚含量提取物 (AOBT) 分别为 5.77 和 8.9mg/mL,两者均基于提取物中相同浓度的固体茶。对水提取物进行C18萃取,并将所得疏水级分(HBBT)进一步进行LH-20萃取,以回收低分子量酚类富集级分(LMW)和高分子量富集级分(HMW)。 LMW 和 HMW 级分的酚含量分别为 1.42 和 2.66mg/mL。在水提取物中,HMW 组分对 α-葡萄糖苷酶的生物活性最强 (IC50 = 8.97 μg/mL),其次是 HBBT 组分 (IC50 = 14.83 μg/mL)。然而,HBBT 组分对 α-淀粉酶的生物活性最强 (IC50) = 0.049 mg/mL)。红茶渣(AOBT)具有显着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 14.72μg/mL),但α-淀粉酶抑制活性较低(IC50= 0.21mg/mL)。使用 HPLC 评估 LMW 和 HMW 级分的酚谱,并确定了两种谱之间的差异化。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以鉴定和评估 HMW 馏分中存在的酚类化合物。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茶和红茶渣具有抑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的潜力,并且这种活性取决于高分子量酚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