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在沙门氏菌测定中,与绿茶相比,白茶具有有效的抗突变活性。

摘要来源:

Mutat Res。 2001 年 8 月 22 日;495(1-2):61-74。 PMID:11448643

摘要作者:

G Santana-Rios、G A Orner、A Amantana、C Provost、S Y Wu、R H Dashwood

文章隶属关系:

G Santana-Rios

摘要:

人们对茶的潜在健康益处越来越感兴趣,包括抗突变特性。四种白茶(代表加工最少的茶形式)在沙门氏菌检测中显示出显着的抗突变活性,特别是在存在 S9 的情况下。这些茶中活性最高的中国奇特白茶,对 2-氨基-3-甲基咪唑并[4,5-f]喹啉 (IQ) 和其他四种杂环胺诱变剂的作用明显比优质绿茶(龙井特级)更有效。 ,即2-氨基-3,8-二甲基甲酰咪唑并[4,5-f]喹喔啉 (MeIQx)、2-氨基-3,4,8-三甲基-3H-咪唑并[4,5-f]喹喔啉 (4,8-DiMeIQx)、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和3-氨基-1-甲基-5H-吡啶并[4,3-b]吲哚(Trp-P-2)。使用大鼠肝脏 S9 进行甲氧基试卤灵 O-去甲基酶 (MROD)(一种激活杂环胺的细胞色素 P4501A2 酶的标记物)测定,以及使用直接诱变剂 2-羟氨基-3-甲基咪唑进行沙门氏菌测定。 4,5-f]喹啉(N-羟基-IQ)。测定中低浓度的白茶抑制了 MROD 活性,并在没有 S9 的情况下减弱了 N-羟基-IQ 的诱变活性。白茶中也检测到绿茶中发现的九种主要成分,包括高含量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 (EGCG) 和其他几种多酚。当这些主要成分混合生产“人造"茶时,根据它们在白茶和绿茶中的相对含量,完整的茶表现出与相应的人工茶相比,具有更高的抗突变效力。结果表明,在沙门氏菌测定中,白茶比绿茶更强的抑制效力可能与九种主要成分的相对水平有关,可能与其他(次要)成分协同作用,抑制诱变剂激活以及“清除"反应中间体。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绿茶, 白茶,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