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草甘膦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可能机制。

摘要来源:

Chemosphere。 2019 年 7 月 23 日;237:124435。 Epub 2019 年 7 月 23 日。PMID:31352102

摘要作者:

张静文、徐定奇、冯习增

文章所属单位:

张静文

摘要:

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除草剂。草甘膦除草剂残留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然而,草甘膦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表明,用 500μM 草甘膦处理后,小鼠卵母细胞的生发囊泡破裂 (GVBD) 和首次极体挤出 (PBE) 率降低。在暴露于草甘膦的小鼠卵母细胞中发现了活性氧 (ROS),相关抗氧化剂 mRNA 表达的变化表明dant 酶基因(cat、sod2、gpx)。暴露于草甘膦 14 小时后,中期 II (MII) 小鼠卵母细胞表现出异常的纺锤体形态和 DNA 双链断裂 (DNA-DSB)。同时,暴露于草甘膦的小鼠卵母细胞中线粒体表现出聚集分布和膜电位降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凋亡因子(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草甘膦处理组自噬相关基因(lc3、atg14、mtor)和蛋白(LC3、Atg12)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总的来说,我们的结果表明,草甘膦暴露可能通过产生氧化应激和早期细胞凋亡来干扰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