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葛根素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相关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摘要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年 2 月;32(2):164-7。 PMID:22574584
摘要作者:王家伟、高觉民、黄玉杰
文章所属单位:王家伟
摘要: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相关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p>
方法:54例aSAH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葛根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葛根素0.5 g。葛根素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每日1次。从病程第3天开始注射,连续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出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组血浆NO、ET-1、6-K-PGF1α水平升高(P<0. 05),TXB2水平降低(P<0.05),CVS发生率降低(P<0.05),平均 MCA 速度增加 (P<0.05),出院时 GOS 增加 (P<0.05)。
结论:葛根素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预防药物aSAH 后患者的 CVS 治疗。此外,它可以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管活性因子水平,即提高血浆NO、PGl2水平,降低血浆TXA,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灌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