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摘要来源:

Acupunct Med。 2018 年 5 月 18 日。Epub 2018 年 5 月 18 日。PMID:29776950

摘要作者:

李学斌、王杰、徐安定、黄建民、孟兰庆、黄瑞亚、徐静

文章归属:

李学斌

摘要:

目的:本次系统评价的目的是评估电针(EA)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的疗效/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ISI 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s) 由两名独立评审员筛选资格。采用Cochrane协作工具和Jadad评分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只有评分≥3的RCT纳入荟萃分析。

结果:18 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 EA 组 813 名参与者(平均年龄 61.6 岁)和对照组 723 名参与者(平均年龄 61.9 岁)。纳入的研究平均 Jadad 得分为 3 分。 PSD的诊断依据中国脑血管病分类(CCCD)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CCMD)标准。治疗后第 4 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标准化平均值)方面,EA 与抗抑郁药(氟西汀 10-40mg/天、西酞普兰 20mg/天、舍曲林 50mg/天)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差异 (SMD) -0.11, 95% CI -0.31 至 0.10),治疗后第 6 周 (SMD0.04,95%CI -0.43 至 0.51)或治疗后第 8 周(SMD -0.01,95%CI -0.23 至 0.22)。然而,EA 组的不良事件综合发生率显着低于抗抑郁药组(RR 0.21,95% CI 0.14 至 0.33)。

结论:EA 和抗抑郁药在抑郁严重程度方面没有显着差异,但 EA 引起的不良事件比抗抑郁药少。需要进行更多具有严格研究设计的更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