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针灸治疗中风患者。

摘要来源:

Int Rev Neurobiol。 2013;111:159-79。 PMID:24215922

摘要作者:

李新、王强

文章所属单位:

李新

摘要:

针灸是中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针灸在治疗中风方面显示出积极的效果,不仅作为中风后康复的补充和替代医学,而且作为一种预防策略,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特别是与现代电疗相结合。针灸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包括穴位特异性和参数化。悬垂效应。它还涉及复杂的机制来发挥对中风的有益作用。系列临床试验表明,针灸主要调节神经化学物质的释放、血液流变学、脑微循环、新陈代谢、神经元活动以及特定脑区的功能。动物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缺血后炎症反应、刺激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影响神经可塑性来实现的。其预处理作用的机制包括增强抗氧化活性、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和抑制细胞凋亡。尽管存在争议,针灸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中风预防和治疗策略,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来提供更多确凿的证据。

研究类型 : 审查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