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生物膜模型中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暴露于蓝光。
摘要来源:激光医学科学。 2020 年 4 月;35(3):709-718。 Epub 2019 年 11 月 12 日。PMID:31713778
摘要作者:Maayan Vaknin、Doron Steinberg、John D Featherstone、Osnat Feuerstein
文章隶属关系:Maayan Vaknin
摘要:潜在的反-使用口腔生物膜模型评估蓝光的致龋效应。将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这两个物种单独或混合在一起在牛牙釉质块上离体培养 24 小时,然后暴露于 112 J/cm 的蓝光(波长 400-500 nm)。暴露于光后 24 小时或 48 小时,分别使用 SEM 和 qPCR 对生物膜结构和生物量进行表征和定量。使用活/死细菌通过 CLSM 分析细菌活力染色。通过 RT-qPCR 检查基因表达。暴露于光后,相对于对照,单种生物膜中的变形链球菌生物量主要由死亡细菌增加。然而,在混合生物膜中生长的变形链球菌和在单一物种生物膜中生长的血链球菌的细菌生物量在光照后减少,与对照相比,活力没有显着变化。此外,当单独生长时,暴露于蓝光24小时后,测量到与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以及血链球菌类似基因的下调。然而,在混合生物膜中,在两个物种中都观察到这些基因的下调,尽管在变形链球菌中并不显着。总之,蓝光似乎可以通过降低两种细菌的活力和毒力特征来有效地改变细菌生物量,并且当在混合生物膜中生长时,可以促进它们之间的防龋平衡。因此,世博会蓝光口腔生物膜的确定有可能作为预防性牙科的补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