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甜叶菊在体外微生物龋齿模型中的抗菌潜力。

摘要来源:

Am J Dent。 2016 年 4 月;29(2):87-92。 PMID:27295866

摘要作者:

Kishta-、Maryam Derani、Gisele F Neiva、James R Boynton、Youngjoo E Kim、Margherita Fontana

文章隶属关系:

Kishta-

摘要:

目的:确定甜叶菊在受控微生物龋齿模型中纳入致龋饮食时对龋齿发展的影响。

方法:56 颗牛牙标本(4 x 4 毫米)分为四组,每组固定在龋齿形成容器中。所有容器均置于 37°C 培养箱内的电动搅拌器上。将标本接种变形链球菌,并暴露于胰蛋白酶大豆溴的循环循环中 4 天补充有 5% 蔗糖-TSBS(三次/天)和矿物洗涤溶液。在 TSBS 周期(每天 3 次)之间,每组接受四种实验溶液之一:磷酸盐缓冲液(PBS 阴性对照)、0.5% 甜菊溶液、5% 甜菊溶液或 5% 木糖醇溶液。使用牙釉质表面硬度分析龋齿病变的发展。计算治疗前后维氏硬度的差异以确定龋齿的发展。从每组六个样本中去除菌斑,并计算 CFU/ml。使用 ANOVA 在 95% 置信水平下分析数据,并使用 Tukeys 检验计算个体组差异。

结果:5%研究结束时,与 PBS 和 5% 甜菊糖醇相比,木糖醇导致牙菌斑明显减少,但与 0.5% 甜菊糖醇没有显着差异。 5%甜叶菊的病变明显比其他组软,而硬度没有显着差异5% 木糖醇、0.5% 甜叶菊和 PBS 之间的得分。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甜叶菊,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