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吲哚、吲哚-3-甲醇 (I3C) 和 3,3-二吲哚甲烷 (DIM) 通过下调 miR-31 表达和抑制葡萄球菌肠毒素 B 介导的肝损伤促进 caspase-2 介导的细胞凋亡。
摘要来源:PLoS One。 2015;10(2):e0118506。 Epub 2015 年 2 月 23 日。PMID:25706292
摘要作者:Philip B Busbee、Mitzi Nagarkatti、Prakash S Nagarkatti
文章所属单位:Philip B Busbee
摘要:葡萄球菌肠毒素 B (SEB) )是一种有效的超抗原,能够诱导炎症,其特征是免疫细胞的强烈激活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接触 SEB 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等致命疾病。在当前在Rent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天然吲哚,包括吲哚-3-甲醇(I3C)和3,3-二吲哚甲烷(DIM)对SEB介导的肝损伤的影响。将 SEB 注射到 D-半乳糖胺致敏的雌性 C57BL/6 小鼠中会导致肝损伤,表现为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水平升高、炎症细胞因子诱导以及免疫细胞大量浸润到肝脏中。通过腹膜内注射给予 I3C 和 DIM (40 mg/kg),可减轻 SEB 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肝脏中 AST 水平、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浸润的降低证明了这一点。 I3C 和 DIM 主要通过激活内在线粒体途径触发 SEB 激活的 T 细胞凋亡。此外,涉及 caspase 的抑制剂研究表明,这些激活细胞中 I3C 和 DIM 介导的细胞凋亡依赖于 caspase-2,但独立于 caspase-8、9 和 3。此外,I3C 和 DIM 导致 Bcl-2 exp 降低反应。这两种化合物还下调 miR-31,后者直接靶向 caspase-2 并影响 SEB 激活细胞的凋亡。我们的数据首次证明吲哚可以有效抑制SEB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miR-31表达以及随之而来的T细胞中caspase-2依赖性细胞凋亡来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