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藤黄果α-山竹素与苯唑西林联用对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的协同作用及作用机制。

摘要来源:

BMC 微生物。 2016 年 8 月 26 日;16(1):195。 Epub 2016 年 8 月 26 日。PMID:27566110

摘要作者:

Sineewan Phitaktim、Mullika Chomnawang、Kittipot Sirichaiwetchakoon、Benjawan Dunkhunthod、Glyn Hobbs、Griangsak Eumkeb

文章隶属关系:

Sineewan Phitaktim

摘要:

背景:在全球范围内,葡萄球菌已经对许多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需要新的化疗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可能是使用植物衍生的活性物质和常规药物最终以协同方式使用抗生素。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 L.;GML)中分离α-山竹素,并研究单独使用以及与苯唑西林联合使用时对耐苯唑西林腐生葡萄球菌(ORSS)菌株的抗菌活性和作用机制。分离的α-山竹素通过HPLC色谱和NMR波谱证实。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格和杀伤曲线。还通过酶测定、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共焦显微图像和细胞质膜 (CM) 通透研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作用模式。

结果:分离的 α-倒捻素和苯唑西林对这些菌株的 MIC 分别为 8 和 128 μg/ml。棋盘分析显示,分离的 α-山竹素 (2 µg/ml) 与苯唑西林 (16 µg/ml) 在分压下具有协同活性。抑菌浓度指数(FICI)为0.37。杀灭曲线测定证实,接触分离的 α-倒挂素 (2 µg/ml) 加苯唑西林 (16 µg/ml) 后,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 DMST 27055 (ORSS-27055) 的活力显着降低。酶测定表明,分离的 α-山竹素对 β-内酰胺酶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活性。 TEM 结果清楚地表明,用该组合处理的这些 ORSS-27055 细胞引起了肽聚糖和细胞质膜损伤,细胞形状不规则,平均细胞面积明显大于对照。显然,共焦显微图像证实这种组合导致了相当大的肽聚糖损伤和 DNA 泄漏。此外,这种活性成分的组合也增加了 ORSS-27055 的 CM 渗透性。

结论:这些发现提供了有证据表明单独分离的α-山竹素没有不仅有一些活性,而且还显示出与苯唑西林对抗 ORSS-27055 的协同活性。色酮和异戊二烯基结构在其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协同活性可能涉及三种作用机制。首先,细胞质膜破坏和增加通透性的潜在影响。其次,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最后,还会破坏肽聚糖结构。我们提出开发一种新型苯唑西林辅助植物药物来治疗 ORSS 的潜力。未来的研究需要临床试验来确定所报告的协同作用是否可以转化为动物和人类。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山竹,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