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芹酚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来预防λ-三氟氯氰菊酯诱导的肝毒性和肾毒性。
摘要来源:Environ Toxicol。 2023 年 7 月;38(7):1535-1547。 Epub 2023 年 3 月 22 日。PMID:36947485
摘要作者:Mustafa Ileriturk、Fatih Mehmet Kandemir
文章所属单位:Mustafa Ileriturk
摘要:λ-三氟氯氰菊酯,一种 II 型合成拟除虫菊酯,已广泛应用于家庭、农业、公共卫生和园艺领域以控制害虫。尽管其用途广泛,但已知它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和肾毒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香芹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特性,对λ-三氟氯氰菊酯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毒性和肾毒性 为此目的,将 35 只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 5 组: I-对照组:II-CRV 组(50mg/kg 香芹酚)、III-LCT 组(6.23mg/kg LCT)、IV- LCT + CRV 25组(6.23 mg/kg LCT + 25 mg/kg香芹酚)和V-LCT + CRV 50组(6.23 mg/kg LCT + 50 mg/kg香芹酚)。使用生化、实时 PCR 和蛋白质印迹方法对收集的组织进行分析。而λ-三氟氯氰菊酯处理增加了MDA水平,这表明脂质过氧化,但降低了SOD、CAT、GPx活性和GSH水平。接受香芹酚治疗后,随着这些参数的值接近对照组,氧化应激程度降低。 λ-三氯氟氰菊酯给药增加了炎症、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和自噬,而香芹酚联合给药则减少了炎症、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和自噬,并且根据氧化应激的程度,肝和肾组织免受损伤。在考虑了所有的因素之后数据发现,λ-三氟氯氰菊酯可诱导肝脏和肾脏的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然而,香芹酚可以保护组织免受损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芹酚可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λ-氯氟氰菊酯引起的肝毒性和肾毒性的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