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球藻改善尼罗罗非鱼毒死蜱的毒性,特别是抗氧化酶和无乳链球菌感染。
摘要来源:Mol Biol Rep 2024 年 5 月 9 日;51(1):616。 Epub 2024 年 5 月 9 日。PMID:38722391
摘要作者:Walaa S Tawfeek、Amina S Kassab、Eman T Al-Sokary、Mona E Abass、Ahmed H Sherif
文章隶属关系:Walaa S Tawfeek
摘要:背景:毒死蜱 (CPF) 是一种在植物作物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尽管 CPF 生物降解速度很快,但鱼类仍暴露于含有可检测残留物的废水中。近年来,药用植物和藻类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替代抗生素并改善压力影响。
方法和结果:进行室内实验来评估CPF污染的有害影响对尼罗罗非鱼健康的影响以及普通小球藻藻类的潜在缓解作用。首先,在 27.5 °C 的水温下,测定尼罗罗非鱼(体重 35.6±0.5 g)CPF 的半致死浓度 LC 为 85.8 µg/L。其次,将鱼暴露于 10% LC 中六周,每两周收集并检查组织样本。此外,尼罗罗非鱼也通过实验感染了无乳链球菌。暴露的鱼的免疫表达受到抑制,白细胞介素 (IL) 1β、IL-10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的基因表达降低。此外,头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基因表达也有所下降。 100% 的高死亡率 (MR)在暴露于 CPF 六周并受到无乳链球菌攻击的鱼中记录到了这一点。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普通念珠菌饮食的鱼可以恢复细胞因子和抗氧化剂的基因表达。 CPF暴露六周后,鱼出现贫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细胞堆积体积(PCV)显着下降,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O)、和白蛋白(ALB)。暴露于CPF污染的鱼的肝酶在2、4和6周后显着上调,丙氨酸转氨酶(ALT)(42.5、53.3和61.7 IU/L)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0.1、31.2和22.8)显着上调, 分别。在无乳链球菌攻击中,在第 2 周、第 4 周和第 6 周暴露于 CPF (G3) 60%、60% 和 100% 的尼罗罗非鱼中记录到高 MR,而普通罗非鱼提供了相对保护水平 (RPL) )分别为 0%、14.29 % 和 20%。
结论:结论是,CPF 污染会导致尼罗罗非鱼免疫抑制状态、氧化应激和贫血症状。相比之下,50 g/kg 鱼饲料剂量的 C. vulgaris 可以部分改善这种戒断反应,恢复正常的生理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