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苷通过 GSK-3β 和酪氨酸羟化酶调节机制减轻氟哌啶醇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损失。
摘要来源:J Chem Neuroanat。 2023 年 12 月 30 日;136:102385。 Epub 2023 年 12 月 30 日。PMID:38160784
摘要作者:Hend A Sabry、Mai M Zahra
文章隶属关系:Hend A Sabry
摘要:帕金森病 (PD) 是一种年龄-依赖的、持续的、动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动物模型中,给予多巴胺能 D2 拮抗剂氟哌啶醇 (HP) 会影响黑质纹状体通路,诱发僵直症、PD 等不动状态、运动迟缓和运动不能。本研究调查了淫羊藿苷 (ICA)(一种源自淫羊藿的黄酮类化合物)与标准药物左旋多巴 (L-DOPA) 相比,对 HP 诱导的大鼠 PD 的神经作用。 24只成年雄性大鼠分为4组s:对照组用媒介物治疗,第2组用HP腹腔注射,第3组用相同剂量的HP+L-DOPA口服治疗,第4组用相同剂量的HP+ICA口服治疗。所有组均连续治疗十四天。最后一次给药前两天,在旷场和旋转任务中评估运动活动。实验结束时,估计丙二醛、一氧化氮(NO)、铁、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中脑。此外,还测定了皮质和中脑单胺含量(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血清素)。此外,在所有治疗组中均检测到中脑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ICA完全改善了HP的抗精神病作用。这种改善是通过降低中脑脂质过氧化、NO、GSK-3β含量,增加抗氧化生物标志物TH,并恢复治疗组皮质和中脑单胺含量。总之,本研究表明ICA是治疗HP引起的帕金森病的合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