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芹酚通过调节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改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摘要来源:生命科学。 2019 年 2 月 15 日;219:257-263。 Epub 2018 年 11 月 23 日。PMID:30472298
摘要作者:Merat Mahmoodi、Houshang Amiri、Fatemeh Ayoobi、Mehdi Rahmani、Zahra Taghipour、Razieh Taghizadeh Ghavamabadi、Abdollah Jafarzadeh、Mojtaba Sankian
文章隶属关系:Merat Mahmoodi
摘要:目的:炎症过程是多发性硬化症 (MS) 发展的关键步骤。香芹酚具有多种抗炎特性。我们的目的是在实验中评估香芹酚对临床表现以及促炎细胞因子(IFN-γ、IL-6 和 IL-17)和抗炎细胞因子(TGF-β、IL-4 和 IL-10)产生的影响。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 作为 MS 动物
主要方法:EAE小鼠分别用5、10mg/kg剂量的香芹酚或载体治疗,作为对照 EAE 组,每隔一天一次,直到 EAE 诱导后第 21 天。第22天,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估计CNS内的白细胞浸润。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蛋白 (MOG) 进行体外刺激后,测定脾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主要发现:EAE 临床5和10mg/kg香芹酚治疗组的小鼠评分低于未治疗组(分别为P<0.001和P<0.01)。给予5和10mg/kg香芹酚的小鼠脾细胞产生的IFN-γ和IL-6量均低于对照组(IFN-γ分别为P<0.001和P<0.01;IL-6为P˂0.05)。 6). 5和10mg/kg香芹酚处理的小鼠的脾细胞产生比未处理的小鼠更高水平的TGF-β(P<0.001)。脾细胞中5mg/kg 香芹酚处理组 IL-10 产生量高于对照组,而 IL-17 分泌量低于对照组(均 P<0.01)。
意义:香芹酚对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它改善了 EAE 的临床和病理后果,因此可考虑将其用于治疗 MS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