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罗望子(豆科)种子提取物的抗蛇毒特性。
摘要来源:Phytother Res。 2006 年 10 月;20(10):851-8。 PMID:16847999
摘要作者:S Ushanandini、S Nagaraju、K Harish Kumar、M Vedavathi、D K Machiah、K Kemparaju、B S Vishwanath、T V Gowda、K S Girish
摘要:在印度传统医学中,各种植物已被广泛用作治疗蛇咬伤的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罗望子种子提取物对罗氏弧菌毒液诱导的药理作用和酶促作用的影响。罗望子种子提取物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毒液的PLA(2)、蛋白酶、透明质酸酶、L-氨基酸氧化酶和5-核苷酸酶活性。这些是造成毒液早期影响的主要水解酶,例如局部组织损伤、炎症和低血压。此外,提取物还可以中和人纤维蛋白原 Bβ 链的降解和毒液引起的间接溶血。还观察到提取物对凝血时间有中等影响,仅在很小程度上延长了凝血时间。当在检测前将不同剂量的提取物与毒液一起预孵育时,毒液引起的水肿、出血和肌肉毒性作用(包括致死率)被显着中和。另一方面,注射毒液 10 分钟后接受提取物的动物可以免受毒液引起的毒性。由于它抑制水解酶和药理作用,因此可用作血清疗法的替代疗法,此外,它还作为 PLA(2)、金属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 5 Cent-核苷酸酶潜在抑制剂的丰富来源,与多种人类和动物病理生理疾病有关的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