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意识的自由活动小鼠进行电针治疗可通过改善外周和中枢伤害性机制来减轻疼痛。
摘要来源:Sci Rep. 2016;6 :34493。 Epub 2016 年 9 月 30 日。PMID:27687125
摘要作者:Ying Wang、Jianxun Lei、Mihir Gupta、Fei Peng、Sarah Lam、Ritu Jha、Ellis Raduenz、Al J Beitz、Kalpna Gupta
文章所属单位:王英
摘要:电针等无药物作用的综合方法在治疗疼痛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了解电针诱导镇痛的机制将有益于镰状细胞病(SCD)等慢性疼痛疾病,患者可能终生需要阿片类镇痛药。鼠标型号在对建立对疼痛机制的理解具有建设性,但实施电针所需的麻醉/约束可能会改变潜在的机制。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我们开发了一种对有意识、自由活动、不受约束的小鼠进行电针治疗的方法。使用这项技术,我们在 SCD 和癌症以及完全弗氏佐剂引起的疼痛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中证明了显着的镇痛效果。我们证明了对男女机械痛觉过敏、冷痛觉过敏和深部组织痛觉过敏的全面抗伤害作用。有趣的是,个别小鼠对电针的反应不同,分为高反应、中反应和无反应。从机制上讲,电针显着改善了镰状小鼠外周和中枢的炎症和伤害性介质,与抗伤害性反应相关。次优剂量吗啡在电针治疗中度损伤中的应用思考产生的抗伤害作用与高反应者所获得的相同。对有意识的自由活动的小鼠进行电针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发展基于机制的镇痛理解,而不受麻醉剂或约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