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小白菊内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的保肝作用。

摘要来源:

Immunopharmacol 免疫毒理学。 2017 年 8 月;39(4):233-242。 Epub 2017 年 5 月 30 日。PMID:28555525

摘要作者:

Majid Bahabadi、Adel Mohammadalipour、Jamshid Karimi、Nasrin Sheikh、Ghasem Solghi、Farjam Goudarzi、Mohammad Hashemnia、Iraj Khodadadi

文章隶属关系:

Majid Bahabadi摘要:

背景:传统草药的活性成分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白菊内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

材料和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喂养高脂肪饮食 (HFD) 八周,并腹腔注射或不注射小白菊内酯,以发展 NAFLD。肝脏三酰甘油(TG)、总抗氧化能力(TAC)、总氧化状态(TOS)、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总硫醇基团、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水平测定肝脏 ALT、AST 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还进行实时定量PCR以获得TNF-α、CYP2E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肝脏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HFD 导致体重显着增加、肝脏 TG 含量增加以及 ALT 和 AST 活性改变,这些改变在服用小白菊后减弱 (p < .05)。小白菊内酯主要改善肝脏抗氧化系统减弱(TAC、总硫醇基团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氧化应激标志物增加(TBAR 和 TOS)治疗(p < .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肝脏 TNF-α、NF-κB 和 CYP2E1 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上的增加与坏死性炎症变化相关,并且在小白菊内酯治疗后几乎完全消除。在 HFD 喂养的大鼠中观察到的氧化和炎症变化表明存在 NAFLD,小白菊内酯治疗可以抑制这种变化。

结论:基于这些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具有抗炎和抗氧化功效,可能成为预防 NAFLD 的候选药物。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小白菊内酯,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