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素通过抑制 MAPK 通路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
摘要来源:Int Nutrition.Immunopharmacol。 2016 年 2 月;31:223-32。 Epub 2016 年 1 月 7 日。PMID:26771170
摘要作者:Young Hee Choi、Jin-Kyung Bae、Hee-Sung Chae、Young Ok Choi、Piseth Nhoek、Jong-Sun Choi、Young-Won Chin
文章隶属关系:Young Hee Choi
摘要:异甘草素(isoLQ)是甘草中发现的一种查耳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和抗氧化作用,isoLQ在胃肠道中的分布是高于任何其他组织。因此,我们通过观察生理变化(体重减轻、腹泻、大便出血、总体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来评估 isoLQ 是否减轻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食管和结肠的组织病理学分析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此外,还评估了结肠组织中的 MAPK 通路,包括 ERK1/2、p38 和 AKT 的磷酸化以及 NK-κB 的激活。有趣的是,通过 isoLQ 治疗,体重和结肠长度减少,腹泻、血便、DAI 评分和 MPO 活性增加,以及 DSS 诱导的结肠炎的组织学紊乱得到恢复。此外,与 DSS 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相比,isoLQ 治疗抑制了 ERK1/2 和 p38 的磷酸化以及 NK-κB 的激活。此外,在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中,isoLQ在结肠中的分布相对较高。这些结果表明isoLQ具有通过抑制MAPK通路改善DSS诱导的结肠炎的潜在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