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牡丹总苷通过调节IL-23/IL-17轴和Th17/Treg平衡预防炎症性肠病。
摘要来源:中医药杂志。 2019;47(1):177-201。 Epub 2019 年 1 月 7 日。PMID:30612460
摘要作者:李庆林、单启元、桑夏楠、朱如意、陈晓程、曹刚
文章所属单位:李庆林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特征是肠道非特异性炎症。牡丹总苷(TGP)因其药理作用而被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TGP是否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或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轴来达到治疗IBD的目的尚缺乏深度。因此,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该研究旨在探讨白芍总苷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TGP可以有效减轻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炎症,主要体现在临床参数显着改善,炎症反应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降低,甚至更强的全身免疫能力和有效改善Th17 /Treg 免疫紊乱。此外,来自TGP处理的小鼠结肠的阳性分化4(CD4)T淋巴细胞簇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能力,其特征是抑制高水平的炎症因子和增加的调节性T细胞。重要的是,高剂量TGP对IBD治疗具有与水杨磺胺吡啶(SASP)相似的治疗效果。其潜在机制可能至少部分与调节Th17/Treg细胞失衡和抑制IL-23/IL17炎症信号有关。终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