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野生浆果提取物对小核病毒、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科代表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摘要来源:Nat Prod Commun。 2014 年 1 月;9(1):51-4。 PMID:24660461
摘要作者:Lubomira Nikolaeva-Glomb、Luchia Mukova、Nadya Nikolova、Ilian Badjakov、Ivayla Dincheva、Violeta Kondakova、Lyuba Doumanova、Angel S Galabov
文章隶属关系:Lubomira Nikolaeva-Glomb摘要:
野生浆果品种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它们长期以来因其防腐、抗菌、心脏保护和抗氧化特性而被传统应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总甲醇提取物以及来自保加利亚采摘的以下野生浆果的花青素和非花青素的选择性抗病毒活性潜力ia:蔷薇科植物的草莓(Fragaria vesca L.)和覆盆子(Rubus idaeus L.),以及杜鹃花科的越橘(Vaccinium myrtillis L.)和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已针对重要人类病原体且需要化疗和/或化学预防的病毒进行了抗病毒作用测试,即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病毒家族的 1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PV-1) 和柯萨奇病毒 B1 (CV-B1)、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来自副粘病毒科的病毒 A2 (HRSV-A2) 和正粘病毒科的流感病毒 A/H3N2。将野生浆果冷冻干燥并研磨,然后制备总甲醇提取物。此外,通过固相萃取对提取物进行分级,并洗脱非花青素和花青素级分。通过病毒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试验来检查体外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所有测试的浆果果实的总提取物均抑制 CV-B1 和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我们。越橘和草莓以及越橘总提取物对 CV-B1 的抑制程度最高,而越橘和草莓提取物对甲型流感的抑制程度最高。所有野生浆果的花青素部分都能强烈抑制 A/H3N2 流感病毒的复制。鉴于所获得的结果,得出结论:野生浆果物种是抗病毒物质的宝贵资源,本研究应作为进一步详细研究的基础。